2005-03-02

鄉民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by wuliaude.bbs@ptt.cc)

(有點長 但希望有人可以看完....)

鄉民站起來!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中國時報教育線記者陳洛薇一項慣常擷取BBS文章,製造聳動新聞,前科累累,往往造成對當事人與網路文化的傷害。如今她更擷取PTT恨版網友發洩文章,小題大作,而中國時報主編更為求聳動,完全不顧職業道德,將此無新聞價值的訊息置於頭條,不顧著作權剽竊網友文字,加強偏頗描寫,甚至刊出疑似主角的照片。不僅對當事人造成嚴重困擾,更嚴重侵犯BBS自由開放的文化。如果你我曾經受益於網路文化,網路是你我生活中的一部份,我們都該譴責陳洛薇記者與中國時報的粗暴行為,並且加以抵制。

網路文化中的自由開放並非憑空得來 卻容易被傷害

我們生長的時代,網路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其中BBS從九零年代開始發展,豐富許多人的生活。我們在BBS營造的文化當中自由的交換意見,取得資訊,溝通歧見,發洩情緒,安慰心靈。BBS 對許多人而言,不僅是物質上的便利,更在精神上豐富了我們。

不同於門檻較高,從經營管理,消息發布等等都呈階序權力運作,且與現實政商勢力糾結不清的主流媒體(如報紙,電視,出版等),主要建基於學生社群與學術教育網路的BBS 站作為一種新興媒體,顯然有自由開放的特色。他不嚴格設限發言者的門檻,他對各種言論的容忍程度較高,他的訊息發送即時回應也即時,他的管理者位置與發言者位置較接近,他較不受政商利益團體左右,他准許各種歧異且富有創造力的語言形式,他的參與社群相對而言權力關係較為平等,且這群人必然將是我們社會的中堅。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享受了BBS的便利與自由,然而我們卻也知道,這種種便利與自由並非憑空得來。

就台灣最大的BBS站批踢踢而言,批踢踢從台大宿舍的小站成長為全台灣使用者最多的站台,絕非商業團體的支持或政治勢力的介入,而是有一群人無私地營造一個自由開放的發言空間。他們與使用者溝通互動,創造出各種民主而可行的制度,從版主,群組,到法庭等,順應實際需求開發各種工具與模式。批踢踢成功的地方在於有一群人的奉獻,讓此意見空間的運作更為完善,且同時保有自由開放的特質,而終成為台灣網路族群,網路文化的重鎮。

相信像我這從批踢踢草創之始一路上來的使用者,都會承認批踢踢是網路文化自發性地由管理者與使用者共同自治與自制的一個優良範例。BBS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體,其運作方式還有待摸索,如何可以保持自由開放的特質,並且不傷害他人的權益與自由,當然有其努力空間(但是我們也要同時注意,即使存在幾百年的主流媒體,也從來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然而這種主流強勢媒體肆無忌憚的粗暴介入與侵害,不僅無助於網路文化的成熟,甚至可能戕害已有的難得成果。

主流媒體粗暴的侵害 只會扼殺網路文化的自由風氣 並顯示主流媒體的腐敗

BBS不同於主流媒體而受年輕族群歡迎的特點很多。例如他是一個小眾媒體,發言者與回應者共處於一種文化,對彼此的行動可以預期,並且知道會有與自己相似的人,對自己的意見產生共鳴。例如他是個自由開放的發言空間,可以讓我們發揮自己的創意,發洩自己的情緒。例如他同時具有隱與顯的曖昧樂趣,我們可以顯現自己的意見,可以隱藏自己的身分,在各種扮演與更換,發表與躲藏當中,製造更多彈性空間,以此包裝自己的情緒慾望與創意。

然而在中國時報這次的事件中,掌握主流權力的報紙媒體完全不尊重網路媒體的特性,不尊重其使用族群,完全以自己的利益驅使,破壞網路媒體的自由與互信。他將屬與特定族群文化的訊息粗暴地強力傳播到發言者完全沒有預期的角落,引起所有網路使用者不樂見的效應。他自許為全民知識權的代表,卻實質扮演保守勢力道德檢查的角色,迫使社會上其他權力團體(如學校,法院,政府)不得不介入原本無傷的網路互動,實質驅使推動社會上其他勢力壓迫網路空間的自由發表權,特殊並污名化網路族群,斲害其創意。他完全不顧網路文化的隱顯曖昧空間,粗魯的將之拖到大眾面前並加以道德批判,讓原屬與網路間的樂趣或單純互動變成對無論哪方而言都沒有預期到的痛苦折磨。(我想這在溜鳥俠事件是最清楚的)

由於此次中國時報的嚴重脫軌報導,讓批踢踢的hate版不能表達恨意,匿名版無法匿名,許多版面被迫要壓縮其自由發表空間。我們鄉民們該從這個事件中學習到一些什麼東西,但完全不需要以另一種惡質媒體粗暴攻擊來得到這種結果。實際上我們不停的經歷各種事件,從中商量妥協,而逐漸改善我們的網路環境,但是主流媒體的惡質報導除了激起網眾憤怒外,並不會改善我們的網路生態。

這並不是我們要以網路的特殊性來拒絕跟社會的其他部分溝通,而是網路的特殊性一直是其他媒體建構出來的。網路一直都是跟現實社會緊密連結者,而其他媒體往往將之獵奇般的特殊化,更阻絕社會其他部分跟網路世界溝通。換言之,這種粗魯的介入從來不是網路文化與社會溝通的方式,網路文化有自己與社會間的互動,不需要其他媒體介入。

主流媒體的腐敗眾所皆知,這裡無須多加評論。大家對平面或視聽媒體之沉淪與墮落心裡有數。主流媒體自許為民眾意見代表,受政治與商業勢力左右,卻毫無自制,自我檢驗的機制,能力與意願,相較於BBS空間大家努力與求取自由與節制的平衡,這老大勢力簡直顢頇而自大。除了平日表達不滿與無力之外,當其顢頇自大侵犯到我們網路文化中建立起來的特色時,我們豈能不深自檢討,並且提出抗議?

陳洛薇記者的不良紀錄與這些報導對網友們的可能影響

陳洛薇記者為製造聳動話題,創造所謂報導價值,而擅自扭曲網路訊息,忽視網路使用者權益的前科,已經累積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她扭曲數字讓政大學術排名台灣第四十八以求報導效果,而不顧政大學生與校友的心情。她誇大報導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動物戀網頁讓其負責人何春蕤教授屢上法庭,不僅壓縮網路上性異議,性多元的討論空間,更是箝制網路言論自由的幫兇兼主謀。她主動且擴大報導溜鳥俠事件,讓原是網友間戲虐有趣的打賭,成為當事人難以負擔的壓力。如今,她更不顧原發言者不願意擴大此事的意見,將之大幅報導,甚至選擇性誇大扭曲細節,造成對當事人更大的傷害,而中國時報不明事理的主編更將之放上頭版頭條,佔據最主要的版面,不僅降低該報的格調,違反新聞的原則與道德,各是對所有網路使用者的無禮挑釁!

試想,當你在網路上一時玩笑話都可能變成明天報紙頭條,傷害你不想傷害的人﹔試想當你在網路上所有的行為與言論,都可能被一個無所不在的老大哥監視,成為你沒有預期到的機構或個人用來定你罪,評判你的依據﹔試想當BBS站台都懼於其他機制因為媒體引來而越來越嚴重的干預,讓你每po一篇文章都要戒慎恐懼。這將不是恐嚇或幻想,而是進行中越來越頻繁的事件。

(兔槽版不能兔槽?性版不能談性?八卦版不能八卦?恨版不能罵幹?)

而這些事件,都是某些記者或媒體,為了自身利益而導引出來的。他們完全不尊重你在網路上發言的著作權,不尊重你網路身分所代表的人權,不尊重你在網路上發言行動的自由權,不尊重你實際生活的隱私權。而以所謂報導自由掩蓋自己從中獲得的經濟利益。

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相較於網路上的管理者與使用者所做的努力,主流媒體絲毫沒有反省的能力這點實在令人心寒,而且效應不斷擴大。針對這一點,如果我們都是受益於網路文化,BBS發言空間的網路族群,我們可以做什麼來表達我們的不滿?

我可以想到的是:

在中國時報不對這件脫軌報導做出適當處置之前,不購買且鼓勵身邊的朋友不購買中國時報,中時晚報等任何中時報系,以及時報出版體系的任何出版品。

所謂適當處置可能包括: 懲處或開除陳洛薇記者,懲處或調離處理此報導之明顯不適任主編,以報社全體名義對當事人以及網路族群發表道歉聲明,保證日後報導尊重網路文化以及社會上各種多元文化,不發表窺奇或抹黑式的偏頗報導。

或許大家會認為,這樣做有何意義?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既然hate版可以同時有一萬人在板上,如果大家都拒絕時報產品,以營利為目標的時報集團會損失多少潛在消費者。更不用說,主要分布在15-35歲的BBS使用族群,跟多少時報集團產品的目標消費者重疊。

更重要的是,這種宣示性的拒絕消費,如果引起夠大的效果,時報集團將賠上他們的企業形象,其效應將比拒絕消費更大。

中時報系一向(或曾經)以最受知識分子重視的報紙自居,如果他失去了現在或將來會成為知識階層的學生族群,BBS使用族群支持,而在其他層面又顯然不能與其他報系競爭,那想想看,這個報紙還會剩下什麼?如果經營者還在乎網路族群,或者是我們表現出夠強的實力,我相信懲處與道歉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或許有人會認為,墮落的媒體那麼多,影音媒體尤其誇張,針對中國時報有鳥用?

然而,首要原因是,中國時報這此逸軌的太過離譜了。把BBS恨板上的消息當成代表報紙精華的頭版大頭條?就算是最低級的報紙都不會這麼做,更何況曾經以報導品質自豪的中國時報。同時也是因為中國時報的誇張報導,而引起其他影音媒體的跟進。如果我們對於這種在台灣報業史算是標竿之一的中國時報這麼離譜的
行為不表達抗議,要對怎樣的行為才能抗議?如果他們沒有辦法約束自己,我們又不表達不滿,只在網路上激憤,那又會有何用處?

因此,如果大家都受益於網路文化,珍惜網路上的自由與已有的成果,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與自由被侵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抵制時報產品,直到他們道歉。

如果有人同樣這樣的看法,希望可以用BBS上各種方式,如推文或回文表達贊同之一,當然也歡迎以不打擾別人的方式傳達給別人知道。如果不同意這種方式,也希望能有理性的批評與討論。

謝謝各位看完的鄉民..... orz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