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好奇] 有沒有ABC講台語流利,中文卻不好的八卦 (by ManicD.bbs@ptt.cc)
首先,在美國出生的臺灣人第二代是叫作ABT,不叫ABC。
ABC這個名詞大概因為簡單又好講,不會英文的人也知道ABC三個字母,所以好像跟國外有關的人都被叫做ABC,這是錯誤的觀念。
ABC是American Born Chinese,Chinese這個字又可翻中國人又可翻華人,但是身份認同這個東西就像是性騷擾一樣,主觀認定是最重要的,因此當一個人他認同自己是Taiwanese American(臺裔美國人,又稱臺美人)的時候,你應該要叫他ABT,不是因為你的認定,而是因為他認定自己為ABT。
另外,在海外出生長大的臺僑也不一定是美國出生的,所以像加拿大出生的就該叫他為CBC,或是CBT,就是前面那個A的America在這裡要改為C(for Canada)。
要講ABT,就要講到上一代移民,也就是他們父母親的故事。
請注意,這些人的父母親從臺灣到美國大部份都是在戰後(1945後)離開臺灣的,絕大部份又是在國民黨政府據臺以後才離開的,所以這些人的父母頂多跟你我父母同一代,或是再年長十年左右。(目前是55-70歲居多)
這些人離開臺灣時是在戒嚴時代,要出國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要出國留學,必須申請良民證,要出國旅行則幾乎不可能(也要有門路申請)。要出國留學者,還要服務單位(通常是教官,或駐校黨部、警總之類的人員)審核,證明該學生「思想純正、無問題」才能發予簽證。
這也讓優秀的臺灣學生要出國時,碰到不少瓶頸。
而另一方面,能夠出國的學生中,省籍因素也佔一定的相關。
一方面,眷村出生,外省籍的學生比較不願「屈居」小島臺灣,想要放眼世界,因此出國的意願比較高。另一方面,眷村受黨國意識灌輸最徹底,在思想純正這個審核階段就相對順利很多。再者當時國民黨政府也有計劃送學生出國深造,設有獎學金(最有名的就是馬應久的中山獎學金)。(有關眷村子弟與出國的觀念可參考朱天心的小說)
而本省籍(福、客、原,其中自然以人口佔多數的福佬籍最多)的學生,則也一樣要是非常菁英頂尖的學生才有辦法出國深造。而且由於警總的嚴格審核過程,這些學生也是很忠黨愛國,在一些國家社會觀念上都單純且單一,才得以出國。
但是這一切到了海外卻有不同的變化。
當年戒嚴令下的臺灣,思想控管嚴格。也因此最早萌發自由民主獨立思想的臺灣意識,也是在海外開始。這些海外留學生接觸了異於國民黨的文獻與論述,舉凡社會主義、民族自決、國共內戰史、臺灣史等等,而產生了180度的變化。
遠離臺灣,對臺灣的視角反而清晰也完整,讓這些海外臺灣學生發現所謂的中華民國,在外國人眼中是個戒嚴多年的獨裁政權(而且霸佔聯合國席次,對共產中國很不公平)。
反正他們就成為了臺灣獨立的支持者,組織臺灣同鄉會,同學會等等。
而在美國校園裡又不時有國民黨派去的特務學生在監視他們,打小報告,讓許多本來也沒甚麼政治意識,只想乖乖讀書的人,卻被誣賴為思想有問題的人,讓他們回臺灣簽證不下來。這樣子搞的本來不見得是反國民黨的人也厭惡了起國民黨,自然更親進臺獨份子。
於是留美的臺灣學生就出現一個共識,那就是有能力留在美國的,就留下來。有能力繼續升學的,就一路唸上去,然後取得教職或工作,留在美國拿綠卡。反正他們也回不去。這也是為甚麼今天許多老臺獨都還在海外,因為他們被拒絕在國門之外太久了,事業、社會人脈也都在國外,要離開也很不容易。而也是為甚麼許多海外老臺獨多的是博士、醫生等高學歷的人士。(看看在美國的臺獨聯盟,一牛車的名校博士)另外,他們也發展出一種觀念,那就是回臺灣的就是沒能力(留在美國),好似能留在美國生根工作的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反之,那些胸懷世界的外省學生,卻常在唸完書以後返國服務,因為政府很歡迎歸國學人。而他們又是政府可以用的乖乖牌,樣板學者。這也是為甚麼到今天為止,國內學界的省籍分佈跟社會上人口的一般比例有滿大的落差。不過也多虧了這些歸國學人,讓國內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都沒有閉門造車,一直有新思想新理論從國外帶回來,不然像那些老臺獨一樣出去了就不回來,臺灣的高等教育就會進步很慢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留在美國生根的臺灣人,自然對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很賭爛。這些人組織家庭生兒育女後,也就很順勢地教孩子在家裡講福佬話,在外講英文。在當時國府的文化政策與社會所建構出的文化觀中,英文>華語>臺灣本土語言,因此他們教育小孩講福佬語,相當程度上是接受了這個語言文化的位階,但去除了華語,讓臺語升級,這當然跟早年在臺灣因講臺語被歧視有關。當然,這樣子的位階觀念仍然是有偏差的。
這些ABT們長大了,自然就只會講福佬語和英文。
要補八卦嗎?
我以前有個朋友,他的父親是唸化工的,曾經有機會拿中山獎學金前往美國深造,但是他卻被要求一個附帶條件,就是要做監視海外學生的抓靶仔,於是他父親拒絕了該獎學金。不過後來還是考取別的獎學金,後來還到非洲當技術人員,結果我這朋友就在非洲出生了。他也就變成了ABT,只不過是Africa Born Taiwanese。
ABC這個名詞大概因為簡單又好講,不會英文的人也知道ABC三個字母,所以好像跟國外有關的人都被叫做ABC,這是錯誤的觀念。
ABC是American Born Chinese,Chinese這個字又可翻中國人又可翻華人
另外,在海外出生長大的臺僑也不一定是美國出生的
要講ABT,就要講到上一代移民,也就是他們父母親的故事。
請注意,這些人的父母親從臺灣到美國大部份都是在戰後
這些人離開臺灣時是在戒嚴時代,要出國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要出國留學,必須申請良民證,要出國旅行則幾乎不可能
這也讓優秀的臺灣學生要出國時,碰到不少瓶頸。
而另一方面,能夠出國的學生中,省籍因素也佔一定的相關。
一方面,眷村出生,外省籍的學生比較不願「屈居」小島臺灣
而本省籍(福、客、原,其中自然以人口佔多數的福佬籍最多
但是這一切到了海外卻有不同的變化。
當年戒嚴令下的臺灣,思想控管嚴格。也因此最早萌發自由民主獨立
遠離臺灣,對臺灣的視角反而清晰也完整,讓這些海外臺灣學生發現
反正他們就成為了臺灣獨立的支持者,組織臺灣同鄉會,同學會等等
而在美國校園裡又不時有國民黨派去的特務學生在監視他們
於是留美的臺灣學生就出現一個共識,那就是有能力留在美國的
反之,那些胸懷世界的外省學生,卻常在唸完書以後返國服務
在這樣的環境下,留在美國生根的臺灣人,自然對國民黨與中華民國
這些ABT們長大了,自然就只會講福佬語和英文。
要補八卦嗎?
我以前有個朋友,他的父親是唸化工的,曾經有機會拿中山獎學金前